博文

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, 2024的博文

做社区拓展的朋友看过来,一套模板帮你理清楚整条工作流,让你万事了然于胸

图片
每个小区都可能有各种各样的商业设备:快递柜、车辆道闸、自动贩售机、电梯广告、电动车充电桩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……设备只有想不到,没有做不出。和每个社区产权方或者物业打交道,铺设这些设备,这是社区拓展这一行要做的事。很多公司名头是科技公司,但其实都只是用这些想到想不到的设备去充当吸取利润的根须而已,无非是赚钱的姿势好看不好看,与业主的需求匹配不匹配而已,但不管从哪个角度,社区拓展都是业务线的根基,脏累烦,但不可忽视。 而我,在这个行当已经8年,自认为从服务过的公司,从实际的工作经验中大致摸清楚了这个行业的工作流,因此,我用Notion做了一个模板,试图让需要的同行借助工具让社区拓展工作做起来更容易。 适用场景 业务涉及方: 甲方:产权方(如开发商、业委会、政府部门、企事业单位) 乙方:业务方 业务流程 乙方从甲方处获取场地,通过投放乙方设备为甲方提供服务,并获取收益。 甲乙双方签订合作协议。 合同期内乙方定期向甲方支付场租/服务费/管理费等各项费用。 业务模型 模板涉及内容 通讯录:业务对接人 社区库:工作中涉及的社区 物业库:工作中接触的甲方单位 设备明细:设备点位、规格等详情 合同台账:已合作项目的台账记录 事项记录:工作过程的记录 模板截图 首页 通讯录 社区库 物业库 设备明细 合同台账 事项记录 获取方式 关注微信公众号“非凡奥德赛”,回复“ 社区拓展 ”获得Notion模板链接。

一键借阅超级赞!书店选新书,图书馆豪横买单!

图片
杭州图书馆有个“一键借阅·书店借书”的活动,规则就是市民去指定书店挑选想看的书,收银台办理手续后,图书归杭州图书馆所有,而市民可借阅这些书长达40天,读完直接返还到市、区级图书馆。 我这周才知道有这回事,但实际上这个活动依托“一键借阅”小程序,2021年就开始了。今年的活动是4月21号重启的,合作书店有下沙的博库书城,离我家三站地铁,最近的24小时微型自助图书馆离家步行不过10分钟,这种便利,怎么可能错过。 于是一家三口昨天一口气薅了22本书回来,下沙的博库规模比较小,新书不太全,所以这次儿子借的各种阅读书占了大头,我自己只借了两本《一如既往》、《吉卜力的天才们》。 我回家稍微翻了一下“一键借阅”的小程序,真的是宝藏。 它的主要功能有3个。 生成电子借书证 生成了电子借书证,杭州市、区级图书馆可以随便逛,也可以使用“一键借阅”的其它功能。 每张借书证限借图书20册(件),借期40天,借期内可续借一次,续借期15天(借期满后次日起算)。 线上借书 在“一键借阅”小程序上读者可以选书借阅,图书馆会用邮政把书快递到家。还书也可以预约上门取件。 快递送书(还书)收费标准为一个包裹3册以内图书起送费为4元,每增加1册图书费用增加1元,一个包裹图书上限为5册。 书店借书 这项服务我觉得是天才的设计,图书馆每年需要进新书,自己亲手包办吃力不讨好,把选择权给读者,不仅选书更符合需求,更增加了读者的活跃度。思路在读者侧简直完美。 喜欢阅读实体书的朋友,如果在杭州可以尝试下“一键借阅”,我觉得已经把图书流转做到了一个比较极致的状态了,而且是公益服务,对个人而且价格非常友好,阅读成本甚至低过在拼多多买盗版,绝对值得长期使用,千万不要错过。 杭州市图书馆官网 杭州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网店 “一键借阅”使用说明 2024年度“一键借阅·书店借书”的活动介绍

WWDC 2024 观后感:砸了很多开发者的饭碗,也在AI领域亮出了自己的底气

图片
我现在正在用 macOS Sequoia 的开发者预览版写这篇文章,用唯一的主力机装早期的预览版系统还挺冒险的,但窗口管理、备忘录更新这些小更新对我的诱惑挺大,实在没有忍住,就冲了。 发布会之前,Mark Gurman 早就把WWDC将要发布的 AI 相关内容透了个底掉,而苹果欲说还休的样子,让整个发布会的前面大半段显得格外无趣。一个个功能更新对苹果来说不过是屎上雕花,却无情地砸掉一个个中小开发者的饭碗(在此特别哀悼 1password、Moom、Mosaic、fantastic)。 而 Apple Intelligence 给人的直观感觉则像是在把 Mark Gurman 的播客转录成文字大纲照本宣科。没有惊喜,但人人都不会觉得事情仅此而已。 按照 苹果官网的介绍 ,Apple Intelligence 由多个功能强大的生成模型组成,这些模型专门用于用户的日常任务,并可即时适应用户当前的活动,其中包括一个 ~30 亿参数的设备语言模型,以及一个更大的基于服务器的语言模型,可通过私有云计算在 Apple 芯片服务器上运行。 他们将自研模型与开源模型(Phi-3、Gemma、Mistral、DBRX)和类似规模的商业模型(GPT-3.5-Turbo、GPT-4-Turbo) 进行了比较,号称自研模型更受人工评分师的青睐。在此基准测试中,设备端模型(具有 ~3B 参数)的性能优于 Phi-3-mini、Mistral-7B 和 Gemma-7B 等大型模型。服务端模型与 DBRX-Instruct、Mixtral-8x22B 和 GPT-3.5-Turbo 相比具有优势,同时效率很高。 也就是说,用户发起的AI相关需求,苹果会优先使用端侧模型,其次是私有云的服务器端模型,最后才是调用外部模型接口(GPT-4O)。 于是可推导出两点: 苹果在当前状态下,并不是完全依赖外部AI服务商,换言之,使用GPT-4O和使用文心一言的体验差距可能没有想象中的大(先给自己一剂安慰剂)。 对于外部AI服务商,苹果至少说部分充当了一个分发者的角色,有可能会基于各种因素(合规、性价比、效果),调用多家外部服务。乐观点,国内上线时很可能同时对接文心一言、通义、豆包、kimi(再给自己一剂安慰剂)。 相...

通过快捷指令在日历中记录时间,增加在日程标题显示时长

图片
时间记录快捷指令是我到目前为止最受欢迎的小产品。 昨天随手打开公众号助手,发现有朋友在之前的帖子(《 做了一个快捷指令记录时间,让自己更清楚时间花到哪里去了 》)里留言,希望增加时长记录,于是我修改了一下时间记录快捷指令,增加了计时功能,精简了部分步骤。按我自己测试来看,流程比之前顺畅一些。 功能演示 开始计时 结束计时 快捷指令步骤 在小红书上看到不少笔记,有不少人同样使用日历做时间记录,也喜欢把各项时间分好类,记录时也按对应的类别去使用不同的日历,甚至有人直接用日记作为复盘工具,视觉效果一级棒,但我总觉得,记录时间和记录待办事项或者灵感一样,越是快捷越好,最好记完即退,所以在我的快捷指令中只使用了一个专门的记录时间的日历。而复盘,我更倾向于使用笔记应用,方便查询、引用、再次使用。